石牛江镇增塘村:以生态农耕文化赋能和美家园建设

发布时间:2025-05-08 09:32 信息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县农业农村局 石牛江镇 作者:胡卫红 杨慈 浏览量:
字体:

  5月7日,记者走进石牛江镇增塘村和美家园,这里溪水潺潺,绿树掩映,农舍俨然,农耕文化微景观随处可见,犹如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画卷。 


石牛江镇增塘村和美家园一角  胡卫红 摄


  增塘村拥有五千余亩肥沃耕地,是桃江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双季稻主产区。该村乡村振兴从哪里破题?2020年,先后当选村党总支书记和市人大代表的李谷云,带领村支两委一道积极探索。茂轩公片区是增塘村的重点发展区域,这里人才辈出,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将茂轩公片区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示范点,是村支两委确立的初步目标。

  2023年,李谷云尝试申请美丽屋场建设项目。出乎意料的是,申请很快获批,但这个难得的机会却让她犯了难。作为传统农业村,村上既无企业支撑,又缺集体经济基础,贸然开展建设困难重重。由于筹备不足,最终错失良机。

  但为响应政府号召,当年村里还是积极推动美丽庭院建设。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考察了周边多个成功案例,既想要美观又追求实用还要价格便宜,一时难以达成共识。直到看到该村村民吴立云早年修建的庭院之后,大家才终于有了主意。村里随即采购沙子和红砖,鼓励村民改造各自庭院。

  该村老党员彭放平主动带头,打响了改造“第一枪”。令人意外的是,身患疾病、需拄拐行走的老人胡月英也主动帮助清理杂草。她说,把家门口收拾漂亮了,说不定儿子就能娶上媳妇了。很快,老屋湾、安陵坪、朱家町等片区和路段全部建成了美丽庭院。

  2024年,作为美丽屋场的升级版和美家园建设提上日程。有了美丽庭院建设的成功经验,村支两委信心倍增。大伙儿再次外出考察,当来到修山镇明灯山美丽屋场时,这里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用农耕文化融合稻鸭共育、用美丽屋场带动产业发展的模式让众人深受启发。特别是稻鸭共育模式,与增塘村的养鸭传统不谋而合。全村有专业养鸭户100余户,茂轩公片区就有10多户。


苏伟(左三)、李谷云(左二)与村干部商讨工作  胡卫红 摄


  最终,村干部决定邀请明灯山美丽屋场原创设计人苏伟担任设计顾问,将稻鸭共生的生态农耕文化引入增塘村。茂轩公片区群众基础扎实,茂轩公路两侧开阔的农田为和美家园提供了天然的背景。村里将公路旁的一处荒废土地作为建设点,用4个多月时间对其进行全面清理。在疏通了百余米渠道后,村民自发前往獭溪河采集卵石,并巧妙用于渠道砌筑、步道铺设和鱼塘的建造。


渠道边的农耕文化长廊  胡卫红 摄


  在渠道边还用红砖砌了一道长长的农耕文化长廊,将村民们捐赠的老物件镶嵌、悬挂在墙上。“这是70多岁的向芙蓉捐出珍藏的嫁妆缝纫机,这是60多岁的莫建明送来古老的打铁工具;这是乡友陈哲夫捐赠石桌、石磨等多种石器。”李谷云介绍,这些老物件承载着村民的奋斗史,更是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如今,这个充满生态农耕文化的和美家园已建成1000亩稻鸭共生种植片区、农耕体验区和乡愁馆。乡愁馆由一个旧房改造而成,内设生态农产品展厅、乡愁展示厅、村集体经济产业融合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和农耕文化墙等。馆内古朴简洁,文化氛围浓厚。

  增塘村和美家园设计顾问苏伟表示,接下来,他们想通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逐步实现种生态稻、养生态鸭、卖生态蛋、钓生态鱼的产业目标,将全村打造成为我省集农耕文化、和美文化、生态产业于一体的乡村振兴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