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丰收富农家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浮邱山乡水口山村战友情家庭农场。农场里翠绿剔透的阳光玫瑰葡萄、紫黑饱满的夏黑葡萄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游客们提着果篮穿梭其间,弯腰采摘时的笑声与果农疏果、剪枝的忙碌身影交织,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
游客在果园采摘葡萄 莫非易 摄
果农为葡萄藤修枝 莫非易 摄
“这里的葡萄甜度高、果肉脆,带着自然的果香,比超市买的新鲜多了!”来自桃江县沾溪镇的游客文学一边展示刚摘的葡萄一边告诉记者,早就听说这里的葡萄是绿色种植,特意带女儿来体验采摘乐趣,顺便多带几箱回去送给朋友。
这份口碑的背后,藏着农场主熊介儒的创业故事。2002年从部队退役后,熊介儒在外打拼多年,2018年因父母年事已高回乡帮忙打理家里的果园。2020年,熊介儒看中浮邱山乡水口山村30多亩土地的种植潜力,便租下这片地创办“战友情家庭农场”,并注册了“淘益香”商标,专注种植夏黑、巨丰、阳光玫瑰三个品种的葡萄。
翠绿剔透的葡萄挂满藤架 莫非易 摄
聊及葡萄种植秘诀,熊介儒话语里满是自豪。他表示,农场秉承生态有机种植的理念,通过施绿肥来增加土壤肥力,采取林下养殖鸡鹅的方式物理防虫,并从营养健康的角度出发施硒肥,种植富硒生态葡萄,虽然成本高、管理难,但葡萄品质硬。今年雨水充足、光照适宜,葡萄长势格外好,预计总产量3万多斤,按10元/斤的市场价算,收入能有30多万元。目前,园内的葡萄已被本地客商买走了大半,剩下的也被外地商超预定。
果园结出了“丰收果”,熊介儒没忘记带动乡亲共富。农场常年雇佣本村及周边村民10余名,每年发放工资10多万元。他还免费传授种植技术,鼓励村民发展葡萄种植形成规模效应。
当地村民胡配花2020年开始在农场做活,她表示,在这里每天能收入150元,一年能工作3个月以上,为家庭增收1万多元,既不耽误农活还能照顾家里,日子就像这葡萄一样甜。
谈及未来,熊介儒规划清晰。他说,接下来将发展采摘、休闲、研学一体的乡村旅游,并引进早熟、晚熟品种延长采摘期,让果园不仅是“丰收园”,更成为村民长久的“致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