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归队” 桃江安葬10位马迹塘战役烈士遗骸

发布时间:2025-09-28 15:20 信息来源:县委宣传部 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胜财 莫斌 莫非易 张瑜 夏平 浏览量:
字体:

  9月28日,秋阳肃穆,松柏含悲。桃江为发掘确认的10位马迹塘战役烈士遗骸举行安葬仪式,让英烈忠骨长眠于他们曾经战斗的土地。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邓燕飞,桃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周登高等省市县领导与参战代表、烈士亲属、师生及各界群众代表共同缅怀英烈、致敬忠魂。

  

  送迎仪式现场 莫斌 摄

  

  安葬仪式现场 莫斌 摄

  

  邓燕飞仔细整理花篮缎带 周凡 摄

  

  周登高宣读马迹塘战役烈士英勇战斗事迹 张瑜 摄

  

  战士护送英烈遗骸下葬 周凡 摄


  上午8时,桃江县殡仪馆新馆内,在烈士遗骸送迎仪式上,现役军人代表、退役军人代表及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整齐肃立。礼兵迈着铿锵步伐稳稳护送覆盖国旗的烈士棺椁至指定车辆。随后,载着英烈遗骸的车队缓缓驶出,沿国道536向马迹塘战役烈士纪念园进发。

  1949年8月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四野49军147师,为阻击国民党白崇禧部97军、103军西逃桂林,在桃江马迹塘与2万余敌军激战两昼夜,以2000余兵力歼敌千余人,粉碎敌军撤退计划,助长沙起义,奠定了湖南和平解放基础。192名解放军官兵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其中许多是从东北一路南下的战士,战后由民众收殓安葬。

  此次安葬的10位烈士遗骸,源于2024年8月的一场跨越时空的“寻亲”。当时,退役军人事务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联合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复旦大学专家团队,共同开展马迹塘战役无名烈士遗骸搜寻发掘工作。因马迹塘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需要,发掘出的烈士遗骸暂存于桃江县殡仪馆,等待着这场迟到却庄重的“归队”仪式。

  上午10时30分,马迹塘战役烈士纪念园内松柏苍翠、哀乐低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龙飞宣布烈士遗骸安葬仪式正式开始。22名礼兵稳稳托起覆盖国旗的烈士棺椁,迈着缓慢而坚定的礼步,在《思念曲》中,将烈士遗骸安葬。参加安葬仪式的人员神情肃穆。

  随后,全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纪念园上空。周登高深情讲述了马迹塘战役中烈士们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让在场人员再次感受到革命先辈的无畏精神。事迹讲述完毕,全场肃立,向烈士默哀一分钟,以此寄托哀思。

  默哀结束,邓燕飞上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全体人员按顺时针方向沿纪念碑绕行,依次向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表达对英烈的缅怀与敬意。

  上午11时许,马迹塘战役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结束,这场跨越数十年的“归队”之旅落下帷幕。10位烈士遗骸正式安葬于马迹塘战役烈士纪念园,与其他英烈“并肩”长眠。

  95岁的参战老兵谢恩华挺直佝偻的身躯,颤抖的右手久久定格在斑驳的帽檐旁。这位从辽宁沈阳辗转两千多公里赶来的老兵,眼中闪烁着泪光:“当年我们在枪林弹雨中并肩冲锋,很多战友没能看到胜利的今天。现在他们‘回家’了,还能享受到这样的尊崇,我打心底里替他们高兴。”

  “让烈士遗骸归队、让英雄精神永存,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桃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军表示:“烈士遗骸安葬后,我们将持续推进烈士纪念设施的精细化管护,收集整理马迹塘战役史料与烈士事迹,并联合学校、社区开展‘英烈故事进课堂’‘红色足迹寻访’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