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县上下认真落实县委“12345”工作思路,以“六七八九十”工作要点为抓手,大力弘扬“挺抢”作风,凝心聚力大抓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桃江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7.19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16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52.32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130.71亿元,增长5.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342元,增长4.5%。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15.7:46.1:38.2调整为16.1:45.2:38.7;第一产业比重提升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升0.5个百分点;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3%、30.3%、57.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5、1.1、2.1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7.24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农业产值57.44亿元,增长3.5%;林业产值9.25亿元,增长4.5%;牧业产值28.12亿元,增长0.73%;渔业产值2.55亿元,增长2.5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84亿元,增长8.6%。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8.53万亩,粮食总产量36.96万吨,其中水稻产量33.70万吨,增长0.6%;油菜种植面积31.24万亩,油菜籽产量37395.36吨,增长5%。肉类总产量5.76万吨,增长0.3%;出栏生猪65.21万头,与去年持平;出栏牛2.10万头,上涨1.4%;出栏羊4.8万只,下降6%;出笼家禽461.27万羽,上涨2.1%;禽蛋产量2.18万吨,下降12.4%。水产品总产量15190吨,增长4.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24.34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3.9%,按三大门类分,采矿业增加值下降9.6%;制造业增长4.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0%。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1.6%,利润总额增长14.1%。
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94家。
湖南桃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4年新增入园规模企业5家,入园规模工业企业达154家;园区全年新投产工业项目11个,新开工工业项目13个,园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6.62亿元。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资质内26家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72.59亿元,比上年下降0.7%。建筑施工面积345.16万平方米,下降3.03%。从产值构成看,建筑工程产值67.21亿元,下降2.58%,占比92.6%;安装工程产值2.95亿元,下降2.64%,占比4.1%;其他建筑业产值2.43亿元,增长118.18%,占比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3.2%。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下降13.2%,非国有投资增长39.6%。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0.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0.5%。投资总额中,工业投资90.67亿元,增长21.4%;工业技改投资57.26亿元,增长4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9亿元,下降59.5%。
全年在库项目 189个,比上年增加21个,其中:5000 万元以上项目 125个,增加21个;5000万元及以下项目 64个,与上年持平。全县97个项目纳入重点项目库调度管理,其中在建项目71个,总投资181.92亿元。
全县2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施工房屋面积162.09万平方米,增长14.6%;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6.12万平方米,下降23.6%。
五、内外贸易、招商引资和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2亿元,比上年增长6.2%。分行业看,全县限额以上单位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0.52亿元,增长23.2%;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9亿元,增长13.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23亿元,增长12.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7亿元,增长59.5%。分商品类别看,全县限额以上单位中粮油、食品类增长27.2 %,饮料类增长39.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7.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3.9%,化妆品类增长7.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2.8%,汽车类增长61.7%。全年新增限额以上贸易企业21家、限额以上个体户17家。
全年实现电商交易额162.33亿元,较上年增长21.3%,支持5家企业完善冷链设施,电子商务与客货邮整合稳步推进。全年举行3次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约重点项目33个,签约资金39.5亿元。坚持产业链招商、特色产业招商、“资源+”招商,全年引进省外境内资金125.6亿元,引进域外省内资金5.54亿元;引进湘商回湘新注册企业16家;上报新签约项目42个,新开工项目42个,新投产项目28个。全年引进项目70多个,其中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湘商回归项目16个、“三类500强”项目2个。引进外商直接投资25万美元。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0097万元,外贸实绩企业23家,新增外贸“破零倍增”企业12家,桃竹出海外贸平台投入运营,对非以货易货平台稳步推进。
全年共接待各类游客95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3.6%,实现旅游总收入94亿元,增长56.8%。承办了2024年益阳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新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乡村旅游区4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区(点)2个(破零),国家三星级旅游饭店1个,省级旅游民宿2个,省文旅消费“新生代·新场景”4个。
六、交通和邮政
全年处治县道安全隐患点1288处,处治农村公路安全隐患212.261公里,改造危桥13座,农村公路养护工程56.001公里,其中破碎板处治5.894公里,农村公路中修(白加黑)50.107公里。
国道234赫山区谢林港至桃江石洞公路桃江段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7235万元,已全部完工并通车运行。全年完成“三路”建设12.34公里,新村与撤并村联通路建设24.186公里。毛羊坪渡改桥(大栗港桥)项目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
年末全县民用车辆拥有量150682辆,其中汽车103503辆。全年全社会货运周转量43615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1985万人公里。
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78万户,增长8.6%;移动电话用户63.88万户,下降4.2%;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5.37万户,下降5.6%;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11900万元,下降5.2%。
七、财政和保险
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501万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912万元,增长7.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82303万元,增长7.1%,其中增值税24667万元,下降15.2%;企业所得税5688万元,增长15.1%;个人所得税1028万元,下降10.2%。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9195万元,增长13.2%,其中教育、卫生健康分别支出125796万元、42781万元,分别增长2.3%、增长1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4%,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
全县全年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1792万元,其中:车辆险17808万元,农业险13450万元,健康险5906万元。全县全年财产保险赔付支出34019万元,其中:车辆险13834万元,农业险10775万元,健康险8035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申报科技项目22项,到位资金484万元。壹鑫科技、金莱特科技、紫荆新材等13家企业成功申报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新兴管件、钜亿新材、春龙竹艺等15家企业重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4家。湖南省新质竹产业研究院落户桃江,国辰高新科技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明灯山乡村农耕非遗文化科普基地成功认定为省级科普基地。年内组织12家企业参加益阳市创新创业大赛,金莱特、博明英、竹缘林科等3家企业获省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
年末全县有中小学校129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职业高中2所、初中3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74所、教学点6所、教师发展中心1所、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85499人,其中普通高中13327人、职业高中4428人、初中25045人、小学42507人、特殊教育学校192人。教师结构进一步优化,年内补充教师16人,培养公费定向师范生152名。全年发放学生资助资金3153.23万元(含社会资助资金600万元),无一人因贫失学。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累计“送戏下乡”60次,农村电影放映3000场,组织开展“浪漫桃花江·竹乡遇见美”第二届女神节、“紫辰杯”文化进万家、“焰映桃花江·再创新辉煌”庆国庆大型音乐焰火晚会等活动,其中女神节“千人汉服秀”活动参与人数达2万余人次、焰火晚会惠及群众达20余万人次。成功评定1个特级文化站、8个一级文化站,县图书馆入选全国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举办“一城一书·万家共读”主题阅读推广等活动30余场,举办“天问讲堂”周末公益讲座17期,受惠群众达19万人次。新增6位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个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全县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总人次达到339万,增长272.9%。
年末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 550 家,其中县级医院6家,乡镇医院15家。实际开放床位4622张,年末有卫生技术人员4495人,每千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9张、卫生技术人员数6.71人。全年组建288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签约居民46.84万,签约率69.4%。
年内高标准承办2024年O-TOUR定向越野巡回赛暨一带一路国际青少年定向训练营、2024年湖南省体操锦标赛、湖南省蹦床锦标赛和湖南省第七届“桃花江杯”乒乓球混合团体公开赛。举办桃江县第八届全民健身大众运动会,参与群众达24万人次,完成“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参与人数达6000人。组织公益性体育技能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等活动,培训人数达5000人次。我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6㎡。
十、生态环境、能源和安全生产
“三大保卫战”成效明显,全县优良天数为322天,优良率为88%,空气综合指数3.2,PM2.5月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国、省控断面水质和桃江县一水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Ⅱ类,“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下降22.3%。全县全社会用电量19.81亿千瓦时,增长3.9%,其中工业用电量10.06亿千瓦时,与去年持平。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起,死亡1人,事故发生数较2023年大幅下降,下降67%,死亡人数下降75%,直接经济损失下降48%。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03人,每万人口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11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84.94万人,其中男性44.12万人,女性40.81万人。全县常住人口66.94万人,其中城镇37.22万人,乡村29.72万人,城镇化率为55.6%。全县出生人口4419人,死亡人数5192,自然增长率下降0.91‰,出生人口性别比109.93。
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56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07元,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35元,增长6.0%。人均消费总支出23792元,增长4.3%,其中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6724元,增长6.0%;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126元,下降0.3%。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24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6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83人,全市城镇调查使用率未超过警戒线5.4%。开展“311”就业服务26642人次。共发放各类创业担保贷款197笔,发放金额达8815.5万元。全年基金总收入303554.0万元,总支出275215.1万元;当期结余28338.9万元,累计结余144763.7万元。养老保险方面,参保人数597464人,其中机关单位参保26479人、城乡居民参保460272人、企业参保110713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月人均养老金水平为180元。工伤保险方面,工伤保险参保5.95万人,全县工伤保险费征缴收入约2377.9万元,支出工伤保险待遇约4817.1万元。
全年完成城乡低保、特困人员补助、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发放城市低保对象3749人、累计46812人次、金额1892.6万元;发放农村低保16218人、累计190283人次、金额5292万元,城市特困补助1277人、金额140.3万元,农村特困补助67001人、金额4993.1万元,临时救助8020人次、金额661.2万元,困难残疾人补助75208人次、金额676.5万元,重度残疾人补助161609人次、金额1454.7万元。孤儿累计611人次、发放70.3万元,事实无人抚养累计3522人次、发放334.1万元,全年办理结婚登记2169对、离婚登记918对,补办结婚登记137对、离婚登记67对。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或初步核算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