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 | 村(社区)巡察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3-26 20:05 信息来源:桃锰社区 县科工局 作者:朱金良 王琼 浏览量:
字体:

  村(社区)是最小的社会基层组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扎实开展对村巡察,再次释放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鲜明信号。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村级党组织是党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扎实开展对村(社区)巡察,精准刺中基层治理的“末梢病灶”。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首次把村(社区)党组织纳入县级党委巡察范围,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对村巡察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打通惠农政策执行的“中梗阻”,确保粮食安全、产业振兴等战略部署落地见效,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村(社区)巡察,本质是政治监督。对村(社区)巡察,就是对村级党组织进行“政治体检”,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其在政治立场、组织建设、纪律执行、乡村振兴等方面存在的偏差。由于不同村(社区)发展水平和矛盾问题各异,村(社)巡察涉及的问题点多面广,因此巡察过程不能“一刀切”,必须精准“画像”、对症下药。比如对经济富裕村,可突出查找“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经济薄弱村,则可重点关注基层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薄弱环节等存在的问题。只有因村而异、把握定位、精准施策,才能让巡察利剑真正发挥作用。

  对村(社区)巡察,既是党内监督利剑,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做好群众的工作,铲除群众身边的“蝇腐蚁贪”,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巡察干部和村(社区)干部,要通过上门走访、屋场会等形式,和群众拉家常、了民情,整改方案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群众听证会上反复研讨,让群众的所思所盼得到及时的积极回应。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巡察实效的试金石,对村巡察就是要贴合群众、纠正偏差,更好地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让群众可感可及,推动村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对村(社区)巡察,关键要做好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整改不能流于形式,不能“雨过地皮湿”,更不让问题“风吹草又生”。必须聚焦“改”字,根据不同问题分类制定整改清单,明确整改内容、方法、时限和责任人。同时,要充分运用巡察成果,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着力推动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例如,针对巡察中发现的“三资”监管漏洞,推动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处置流程,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管钱,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巡察利剑直抵基层,不仅守护着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钱袋子,更在广袤乡村厚植廉洁文化的土壤,让“蝇腐蚁贪”无处滋生,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