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 | 以奋斗之名,书写青春的时代答卷

发布时间:2025-05-08 17:35 信息来源:县委宣传部 作者:李宇锋 浏览量:
字体:

  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青年们搭起东西方海上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桥梁奠定全球化合作的基石;当三星堆遗址中的青年擦拭青铜符文的沟壑唤醒沉睡千年的文化;当天问空间站中的青春面孔在太空探索宇宙奥秘开启人类深空探测新篇章。无论历史的车轮如何前进,青年人总是在谱写新时代的奋斗答卷中挺膺担当。

  青春当有凌云志

  青春的理想,往往始于年幼时的锲而不舍。

  百年前,12岁的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李大钊经历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立誓“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都在诠释:“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青年气节。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新时代新征程上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站在了潮头之上。90后航天飞行工程师王浩泽,从火箭发动机设计师到航天飞行工程师,从托举飞天到自己飞天,航天报国的初心和使命从未改变;90后民营企业家王兴兴,通过差异化的技术创新在全球四足机器人领域开辟了独特的产业化路径。

  不同时代的青年人有不同的使命与担当,我们每个人都在时代洪流中,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仰望站在潮头之上的青年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是少时胸怀凌云志。就像小鲤鱼听闻龙门奇观,日日反复练习,借洪流腾空,终越龙门,身化金龙。

  淬火方成绕指柔

  真正的成长,总在风雨洗礼中淬炼生命底色。

  霍金虽然被渐冻症封印了身体,但大脑直接连接黑洞服务器;张海迪被命运赋予“地狱模式”只能在轮椅上自学四国语言时,用轮椅压过的每道车辙都是向命运宣战的檄文;文晓燕被系统安排“残血剧本”,用奥运金牌狠狠证明:“真正的强大,从不在乎开局拿什么剧本,只看你敢不敢把‘烂牌’甩出王炸!”

  “别人开局满级号,我偏要逆风翻盘!”

  新时代的青年有了更丰富的诠释。当盲人程序员用“听代码”让百万视障者看见网络;当独臂快递侠用“麒麟臂”为万家灯火传递温暖;当聋哑战神挑战《千手观音》为观众献上视觉盛宴,在淬炼与洗礼的考验中,青春闪耀着生命的光芒,青年们永远都有着不服输的韧劲。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真正的强大是纵使被生活捶打千百遍,仍对世界如初恋的韧劲。青年人不服输,不认怂,撸起袖子就是干,拼的是与生活掰手腕的底气。宁可撞得头破血流,也要证明我命由我不由天!

  归来依旧是少年

  当奋斗沉淀为生命的底色,青春便获得了超越时空的力量。

  如今焦裕禄栽下的泡桐愈发挺拔,那“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经典仍在兰考大地回响;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正由新时代的青年科研团队在稻田间接续耕耘,这些穿越时空的接力棒传递给我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

  从“五四运动”的街头呐喊到“三支一扶”的脱贫攻坚,从改革开放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到新时代的“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中国青年们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脱贫攻坚一线,年轻的“驻村书记”们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四千精神”,让“全面小康”的承诺化作万家新楼的灯火;抗疫战场上,“90后”“00后”们穿上防护服,用青春的肩膀扛起守护生命的重任。他们的奋斗,如同《少年中国说》中“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磅礴图景,在山河大地上镌刻下属于这个时代的印记。

  “劳动创造世界,青年引领未来。”当我们看见支教老师在大山深处播撒知识的种子,看见工人们在塔吊上描绘城市蓝图,看见科创团队在实验室攻克 “卡脖子”技术,便懂得:奋斗的终极意义,在于让个人的梦想成为复兴中国梦的星星之火。这是历经千帆后对“为什么而奋斗”的深刻回答 —— 就像清溪村的农民作家用锄头为笔书写乡土,就像塞罕坝的三代造林人用半个世纪将荒原变成林海,真正的奋斗从来都与山河同在,与时代共鸣。

  让我们带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怀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诚,在各自的岗位上绽放青春之光;让每一滴汗水,浇灌民族复兴的参天大树;让青春的赞歌,都在唱响属于这个时代的热血传奇。

  山河辽阔,青春正好。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