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 | 学霸组团当“网红”?

发布时间:2025-06-30 08:55 信息来源:中共桃江县委宣传部 作者:桃花江 浏览量:
字体:

  高考放榜!考生和家长们面临志愿抉择,“选大学还是选专业”成难题。

  当信息鸿沟催生“万元填报课”,一群年轻人却化身“知识拆墙者”,用真实体验打造的《大学专业知多少?》系列视频,被赞“生动详尽”。

  此前,其凭借“高考加油天团”视频五天吸粉500万(抖音@清年阁),如今再度走红。

  他们坚持不卖课、不收钱,只为做一件“傻事”——填平那条看不见的教育资源鸿沟。

  一

  清年阁,不是机构,不是人设,而是一场始于清华宿舍的“野生”实验,是“总想做点什么,给大学生活留下一笔”的青春意气。

  2024年初春,手机一支,白板一挂,清华宿舍里,张楚建、张博宇、刘紫绵一拍即合,与其堆砌简历,不如人间“搞点事情”。这颗“野”火种,意外点燃70余位清北学子的热情。一年间,打造了近200期“知识盲盒”,为500万学子筑起“云端自习室”,让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题有“魔法”:1-3分钟、“一名学霸+一个知识点+一道例题”,极致的聚焦让信息密度与吸收效率最大化。黑龙江理科状元金泽涵的物理“耍赖”技巧法、江苏高考前十名冷酷小咕的诗词答题技巧……顶尖学霸的独门秘籍,不再是秘密,而是被拆解成免费的“盲盒”,实用且免费!

  课程无“围墙”:从“AI代码”的庖丁解牛,到“火箭原理”的太空密室逃脱;从“大学专业知多少”的深度解析,到“爆款账号”创业经的倾囊相授——在这里,知识不仅聚焦高考,还挣脱学科束缚,指向星辰大海。它们被掰开揉碎,变得可触可感,有趣有用,解构无限可能。

  社群即“课堂”:深夜十点,清年阁评论区比白昼更“燃”。高三生抛出数学压轴题半小时收获三种解法;一句“看视频月考提50分”引来千条“加油”接力。内蒙古状元刘霁霄“我曾是被推动的云,现在想推动更多人”,像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荡起无数“我来接力”的回响。

  这里,没有单向的灌输,只有彼此照亮、共同前行的学伴,一个有温度、有内容、有共鸣的学习共同体蓬勃生长。

  二

  清年阁的“破圈”,绝不仅靠“学霸光环”。内核硬核,才是关键。

  真实,直抵人心。清年阁汇聚的这70余位学子,本身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改变命运”的真实注脚。他们走过的路,正是千千万万学子当下在跋涉的路。他们对视频内容及细节的“死磕”,“我就是爱美爱打扮,这跟我学习不冲突”的坦率,甚至休学创业、背包环游的独特经历……勾勒出“高考后的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有血有肉、个性飞扬的青春群像。分享无空洞说教,无焦虑贩卖,唯有可复制、可共鸣的奋斗逻辑,为迷茫者点亮一盏灯。

  情怀,根植“痛点”。“淋过雨,方知如何撑伞。”创始人张博宇大二时在甘肃隆源村支教,亲历教育资源差距。团队成员多来自非一线城市,深谙小镇学子对“好资源”的渴求。所以,解题技巧、心态攻略、前沿科技、青年创业……刀刀精准,直抵痛点。课外,无论是邀县城糖尿病少年清华面对面交流,还是成员张沈心然自掏腰包捐款10万奖学金......这份基于同理心的精准输出,早已超越流量,彰显青年担当。

  三

    平台数据显示,清年阁的涨粉,60%来自应届考生;韦东奕的粉丝中,35%是三四线城市的学生家长。当教育公平的焦虑被某些现象放大,以@清年阁为代表的青年用行动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价值共创,知识普惠。“刷着抖音,我快被培养成全能型人才了!”借短视频这一最具渗透力的平台,知识掌握者化身为当代“授渔者”。从清华高考“心法”、北大Python、中政周易、科大英语,到90后财经专业博主“尘三昧”对小说美学的拉片式拆解,多元知识在平台上碰撞融合,不再受限于象牙塔或专业壁垒。这背后,是知识生产者与使用者的共同参与、彼此赋能。知识借由一方小小屏幕,跨越千山万水,精准普惠。

  纯粹守望,难能可贵。面对蜂拥而至、捧着巨资的合作邀约,创始人张博宇态度鲜明:“不能收不该做的钱!”甚至不惜主动延毕,探索可持续模式。当评论区泼来“未经社会毒打”的冷水,这份被斥为“天真”的坚守恰恰是浊流中的清泉。“未来我希望做一些对作者和读者都有价值的分享”——在知识付费狂潮中,这份清醒的公益自觉,筑起了最坚实的信任护城河。

  青春燃灯,播种未来。“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奥运赛场上霸气夺金、田间地头帮老乡直播带货、实验室里专注科研……青年,始终是“回应时代关切的行动者”,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当有人试图在教育的土地上“抽奖”,这届年轻人却在辛勤“播种”,只为“点亮青年眼里的光”,照亮教育公平的“最后一公里”。

  诚然,诸如“父亲认为漂亮女儿不适合做直播”“直播尽头是带货”“名校生做网红”等担忧,自有现实土壤。面对鲜花掌声,青年知识先锋仍需要持续的行动证明与监督。

  这届年轻人正在用行动重新定义“网红”,这束光、这份热,不应淹没于热搜更迭,更不应暗淡于刻板成见。


2025年高考圆满结束  图源:央视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