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 | 网络安全就是要“全民共筑”

发布时间:2025-09-18 15:12 信息来源: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作者:马晗 浏览量:
字体: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于9月15日至21日开展,此次活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引发了全社会对网络安全的高度关注与深刻思考。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深入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探讨如何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从移动支付到智慧城市,从线上办公到远程医疗,互联网已如水银泻地般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运转和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当我们在享受扫码支付、视频通话、线上办公等数字化带来的种种便利时,是否曾想过这些数字便利背后隐藏的风险?个人隐私泄露、网络诈骗、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遭受攻击……这些威胁不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的重大课题。

  “法者,治之端也。”浩瀚网络空间绝非“法外之地”,必须树立鲜明的法治旗帜。我国坚持法治先行,加快推进网络安全领域顶层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相继施行,基本构建起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的“四梁八柱”,网络安全法治保障显著增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AI诈骗、深度伪造等新型网络犯罪手段层出不穷,让“眼见为实”变成了“眼见未必为实”。今年以来,多地发生利用AI技术冒充熟人实施诈骗的案件,甚至单笔涉案金额高达数十万元。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净网”专项行动,依法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全链条打击网络黑产。同时,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对网络用户加强身份安全管理,从源头上防范网络安全风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维护网络安全,本质上是一场技术博弈,必须拥有克敌制胜的“硬核”科技。技术创新同样是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的核心驱动力。我国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集中优势资源,加紧突破网络防御、加密通信、人工智能安全等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全力破解“卡脖子”难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成为现象级应用,新技术的红利加速渗透产业与民生。从智能制造的车间到智慧农业的田间,从远程医疗的诊室到在线教育的课堂,创新成果普惠四方。只有不断以技术迭代对抗技术威胁,才能在数字化浪潮中掌握网络安全的主动权,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技术根基。

  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广大网民共同参与。今年宣传周期间,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网络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家庭等“七进”活动,通过公开课、科普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推动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的提升。这些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提升。

  作为数字时代的公民,我们既要时刻拉起“警戒线”,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网络信息、如何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又要养成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的习惯,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真正实现“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但也不能对风险视而不见。今年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了“12387”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热线,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治理走向更加精细化、系统化的新阶段。

  正如“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这一主题所揭示的,每个人都是网络安全的守护者,也是网络安全的受益者。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守护清朗网络空间,以高水平网络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为网络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