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潭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2024年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提升法治营商环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多角度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夯实法治基础,扎实推进镇域基层法治建设,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为推进平安武潭、法治武潭建设,谱写民主和谐平等自由法治武潭奋进新篇章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现将我镇一年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强化领导,压实压紧工作职责。
为推进我镇法治建设,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制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计划,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班子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12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坚决把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作为履职的根本,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
(二)依法依规,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建立健全党委会议议事决策机制。不断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参与机制,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风险评估、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制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提升党委、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的水平,提高重大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二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针对一般性矛盾纠纷,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各村(社区)老党员、离任老干部及网格管理员,威信高、说话有分量,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劝导、感化、参谋”模式调处纠纷,针对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及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依靠多方力量攻坚化解。全力将各种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2024年,我镇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共开展矛盾纠纷调解450次,共化解调解矛盾纠纷398件。
(三)深化改革,推动行政机关履责。
一是持续优化准入准营环境,围绕“快入准营”、市场主体退出难等突出问题,纵深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和“只跑一次”改革,做好各类市场主体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工作、食品、药品经营许可的审批工作以及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等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共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98个,其中企业73户,个体工商户27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户,食品经营许可证53个。二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行“全国一张清单”模式,持续优化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精简高效、稳定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四)多措并举,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现有工作人员有12名,持执法证人员占比83%,建立并完善了综合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明确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职责;高度重视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业务及法律知识培训,夯实执法工作基础,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综合行政执法监督,提高执法的规范性、合法性,减少行政诉讼案件发生。加强执法文书制作规范和要求,统一格式标准,开展办案人员教育培训,相关案卷制作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五)普法强基,营造法治建设浓厚氛围。
一是加强“八五”普法力度,推动社会依法治理。大力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工作机制,形成全镇各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大普法”工作格局。二是深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开展好主题策划和宣传活动。扎实开展综治法治宣传月、“3.15”消费者权益日、“6.26”国际禁毒日、宪法宣传周、“开学第一课”“利剑护蕾”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强重点区域法治宣传教育。三是组织开展“法律明白人”宣讲活动。在各村(社区)培养守法懂法的“法律明白人”23人,组织其深入田间地头,结合人民群众法律需求和生活实际,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00余场次。四是深化“以青春之名,与法同行”大学生返乡送法下乡宣传活动。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普法主力军作用,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法治意识,促进基层依法治理,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武潭镇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300余次,制作以案释法4篇、法治宣传视频5个,发放法治宣传资料5000余份,组织寒暑期返乡大学生82名,受教育人数达20000余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普法措施不多,效果不明显。
法治宣传存在盲区死角,缺乏针对性、有效性,普法形式单一,运用新媒体少,不具备吸引力,对领导干部、青少年、农民等重点学法对象没有做到“分类别、多层次、全覆盖”,法治宣传教育效果不明显。
(二)依法行政能力不强。
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水平不高;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尊法学法守法氛围不浓厚。
部分村务公开栏缺少法治宣传内容,村干部法治意识淡薄,对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治思维未真正有效落实到位,部分老年群众对党委、政府开展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
三、下一步做法
(一)提高政治站位,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工作。
全面加强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依法治镇牵头抓总的职能作用,推动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个领域的法治工作,切实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强化司法所、派出所各部门联动,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坚持以上率下,落实好第一责任人职责。
切实落实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政班子专题学法制度,确保学法时间和实效。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要求。
(三)强化示范引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大执法人员专业业务培训,加大执法证的考取力度。注重围绕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增强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党委政府工作,提升党委政府公信力,深度借助“外脑”,充分释放法律顾问作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
(四)运用法治方式,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县委有关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聚焦影响营商环境尤其是企业反映的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严厉打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活动。
武潭镇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20日